工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服务

净化工程 空调工程 蓄冷工程 高效机房

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1.蓄冰空调系统运行模式

  冰蓄冷系统运行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制冷机蓄冰、制冷机单独供冷、制冷机联合蓄冰桶供冷以及蓄冰桶单独供冷。

2.蓄冰制冷机夜间蓄冰

  根据蓄冰系统的优化原理,制冷机在电力低谷时段充分利用当地的低价电运行制冰。在该时段内制冷机满负荷运行,通过低温的乙二醇溶液将蓄冰桶内的水制成冰。当蓄冰桶的蓄冰量达到要求时,制冷机自动停止蓄冰工况运行,转为融冰工况运行。

3.制冷机和蓄冰桶联合供冷

  为了尽量减少系统的电力运行费用冷负荷由制冷机联合蓄冰桶供冷。通过优化控制实现蓄冰桶的有效融冰并保证满足系统内的冷负荷需求。

4.冰桶单独供冷

  为了避免在电力高峰期内开启制冷机以及制冷机的低效运行,该时段内蓄冰桶的总融冰供冷量为空调系统负荷的全部。根据优化控制原则,为了减少运行电费,该时期的冷负荷由蓄冰桶单独提供,制冷机白天停止运行,只在电力低谷时段运行蓄冰。在该工况下蓄冰桶里的冰融化,提供3.5℃的乙二醇水溶液进入板换,板换的另一侧为空调系统提供7.0℃的冷冻水。

5.蓄冰制冷机单独供冷

  为了将蓄冰桶冷量尽量用于电力高峰时段,在平峰时段内的冷负荷可以适当由制冷机单独提供。这时蓄冰桶与系统隔离开,蓄冰主机在空调工况运行,通过板式换热器向空调系统提供冷冻水。

6.蓄冰桶的主要特点:

  换热面积大、结冰厚度薄、蓄融冰效率高;

  冷损失小、制冰率高;

  应用广泛,安装方式灵活、快捷;

  单元体积小,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


动态冰蓄冷系统


工作原理

A、盘管冰蓄冷系统:由沉浸在水槽中的盘管构成换热表面的一种蓄冰装置。在蓄冷过程中,载冷制和制冷制在盘管内循环,吸收水槽内水的热量。在盘管外表面形成冰层将冷量以冰的形成存储起来。

B、滑落式片冰系统:制冰装置与储冰装置分离,通过主机及制冰模块降膜式板式蒸发器的两次蒸发,将水制成9mm以下的片冰,再通过压缩机的高温气化热,让冰片从降膜式板式蒸发器上脱落,并重力滑落到蓄冰槽。

C、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系统:主机将20%浓度的乙二醇水溶液降温到-3.5℃后进入制冰机和来自蓄冰槽的0.5℃进行换热。换热后形成-2℃的过冷水,过冷水进入超声波促晶器促晶后,形成2.5%的冰水混合物回到蓄冰槽。


三种冰蓄冷技术比较 
1.盘管冰蓄冷 
  -- 盘管既是蓄冰容器,又是蓄冰装置,盘管泄漏是目前影响盘管应用的大问题。
  -- 盘管换热比表面积小,过程中被动换热。换热效率低。
  -- 初始出液温度为-5.56℃,温层为2mm、4mm、6mm时出液温度持续降低,主机效率下降。
  -- 盘管融冰换热的比表面积小,且是被动换热。换热过程中有二次消耗,换热效率低。
  -- 要求场地方正,低高度不能低于4.2米。 
2.滑落式冰蓄冷
  -- 不能采用当前主流品牌的双工况主机,只能采用组装机,主机安全性及稳定性有待检验。
  -- 采用降膜式板式蒸发器二次蒸发,换热效率相比较盘管高。
  -- 连续8小时出液温度为-5.56℃。 
  -- 融冰换热比表面积较大,融冰速度基本满足系统需求。
  -- 要求场地方正,因蒸发模块于冰槽上方,因此其高度不能低于6米。 
3.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
  -- 将换热和结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独立,且通用任何品牌双工况主机,系统安全性高
  -- 制冰机采用特制的板式蒸发器,过程中为主动换热且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
  -- 连续8小时出液温度稳定在-3.5℃
  -- 融冰换热比表面积是盘管的100倍以上,且冰晶为絮颗状疏松结构,融冰速度能100%满足需求
  -- 对场地形状及高度均无要求。 
 综上所述可知:

① 同等装机容器,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蓄冰多。

② 同等蓄冰量,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省钱多。

③ 同等空调需求,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适应性强。

④ 同等蓄冰量,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能耗低。

⑤ 同等蓄冰量,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能效高。